图片 毛泽东与邓小平对中国“工业化”理解有何不同?(4)_澳门新濠天地_澳门二十一点-游戏|网址
当前位置: 澳门新濠天地_澳门二十一点-游戏|网址 > 娱乐八卦 > 星闻 > 正文

毛泽东与邓小平对中国“工业化”理解有何不同?(4)

2013-03-09 21:03|军事网| 编辑: | 点击: 次 | 我要评论()




    改革的躁动


    中国农村的改革开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,但是在此之前的二三十年里,农村政策也进行了反复的微调,大多数的调整是自上而下引导的,但也有一些调整,是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一起,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,在政策大背景不允许的情况下,自下而上尝试的。


    目前已知的,被研究者反复提及的,是浙江温州永嘉县的包产到户。这场从当时农村实际出发的,由县委主要负责人支持的,在全县范围内发动的包产到户,在1956年的中国无疑是合作化这一主流下的异端,以至于震惊中央和全国,很快被喊停。


    在这前后,安徽芜湖、四川江津、广东中山和顺德、山西榆次等地都出现过各种形式的包产到户,虽然实行的力度、范围和时间都不如永嘉包产到户,但在各地都进行了合作化下的生产责任制尝试。结果自然都以失败告终。


    1976年,中国翻过了毛泽东那一页,政治氛围逐渐趋向活跃,政策也逐渐开始松动。


    1978年春天,安徽一些生产队再度开始偷偷实行包产到户。在一些山地面积较多的地区,生产队开始默许农民开垦山地,自耕自种。这年冬季,凤阳小岗村因为村民代表以决绝的方式约定包产到户,而成为农民求变的标志性事件。




  • 复制链接
  • 打印文章
【已有位网友发表了看法,点击查看 。】
用户评论:希望朝鲜理性看安理会决议 应当理解中国难处
发表评论
用户名: 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